夏季來臨,高溫多雨的天氣與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交織,在享受美好時光的同時,各類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這份安全指南,為你梳理夏季校園生活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安全領域,幫助你提升安全意識,掌握實用防護技能。
1、夏季安全形勢:這些風險要警惕
(一)自然與環境風險
夏季高溫多雨、雷電頻發,據統計,每年因雷擊引發的火災占全年火災總數的15%左右。同時,水域活動增多讓溺水風險顯著上升,近三年高校溺水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夏季溺水事故占比超80%,其中70%以上發生在野外水域。
(二)校園生活隐患
宿舍用電高峰期,違規使用電熱鍋、卷發棒等電器的現象頻繁,因違規用電引發的火災占宿舍火災總數的60%以上。此外,戶外活動增多,登山、露營時易遭遇野生動物攻擊或迷路,夏季高校學生戶外遇險事件較其他季節增長30%。
(三)典型案例警示
2023年,某高校學生在野外水庫遊泳溺亡,水庫未設安全标識且學生未佩戴救生設備。2022年,某高校宿舍因違規用電引發火災,财産損失達數十萬元。近三年夏季校園事故中,溺水占比30%、火災占比20%、詐騙占比15%,每一起案例都敲響了安全警鐘。


2、重點領域防護:記住這些實用技巧
(一)防溺水:牢記“六不”原則
“六不”準則: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結伴、不無證照帶領、不到無安全設施水域、不到陌生水域、不盲目施救。安全行動:選擇正規遊泳館,結伴而行;野外水域水下環境複雜,釣魚、玩耍時也需遠離無防護水邊。
(二)防火災與用電安全
禁用違規電器:熱得快、電煮鍋等大功率電器易引發火災,定期檢查宿舍插座線路,每月一次安全排查。
火災逃生技巧:熟悉疏散通道,用濕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切勿乘坐電梯。

(一)防溺水:牢記“六不”原則
“六不”準則: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結伴、不無證照帶領、不到無安全設施水域、不到陌生水域、不盲目施救。安全行動:選擇正規遊泳館,結伴而行;野外水域水下環境複雜,釣魚、玩耍時也需遠離無防護水邊。
(二)防火災與用電安全
禁用違規電器:熱得快、電煮鍋等大功率電器易引發火災,定期檢查宿舍插座線路,每月一次安全排查。
火災逃生技巧:熟悉疏散通道,用濕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切勿乘坐電梯。

3、應急處置:關鍵時候能自救
(一)緊急情況應對流程
火災/地震:立即報警,按疏散标志撤離,遠離危險區域。
溺水/觸電:用竹竿、繩索科學施救(溺水),切斷電源後救援(觸電),同時撥打120。
(二)必備急救技能
心肺複蘇(CPR):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處,每分鐘按壓100-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人工呼吸時确保胸廓起伏。

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需從身後環抱腰部沖擊肚臍上方,兒童則減輕力度,避免内髒損傷。
4、安全行動倡議
每日可通過三步自查安全隐患:出門前檢查門窗、水電,确保宿舍無漏水、漏電的風險;随身攜帶貴重物品,重要證件鎖入櫃中;出行時嚴格遵守交規,避免“低頭族”行為。可利用通勤、睡前等碎片化時間,通過官方科普視頻、安全知識手冊學習防火防煙面罩使用、溺水自救等應急技能;關注反詐案例,了解新型詐騙手段,增強識别能力。定期複盤生活場景中的潛在風險,将安全意識融入日常,切實提升自我防護水平。
安全無小事,防範靠大家。讓我們從細節做起,築牢安全防線,在這個夏天享受平安有序的校園生活。如需更多安全知識,可咨詢輔導員或者保衛處。願每位同學都能平安成長,讓青春在安全的護航下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