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3044永利集团在3107教室順利舉行“網絡與新媒體一流專業建設研讨會”。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餘秀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華中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傳播系主任吳志遠、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曹博林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龍思思老師出席此次研讨會,會議圍繞思政引領、實踐賦能、多元協同展開了深入的讨論。

會議由3044永利集团創意媒體系主任楊開源主持,首先由3044永利集团教學副院長趙倩代表學院對與會專家的莅臨表示歡迎,介紹本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實踐體系建設情況,分别從“為什麼這麼做”“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憑什麼能做成”“做成什麼樣了”這五個方面向大家彙報了本院網媒體系的設計理念、設計内容、成果展示及未來教學展望。
趙倩院長表示,在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本院網新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十分重要且迫切,希望諸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
▲3044永利集团創意媒體系主任楊開源主持會議
▲3044永利集团教學副院長趙倩彙報分享
随後,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曹博林向大家分享了深圳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建設經驗與探索,其中“科技+人文相結合”和“用技術回應社會問題”兩部分引得各位老師頻頻點頭,紛紛表示認同。
除此之外,曹主任還将深大網新專業的建設理念與目标和學生優秀畢業作品相結合,向大家生動地展示了深大優勢、深大特色。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曹博林展示分享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龍思思老師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以新媒體産品設計與項目管理為例,進行了一流課程建設分享。
龍老師用幽默的言語,夯實的内容将自己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展示給大家,在場的各位老師頻頻拿出手機拍照學習,現場氣氛高漲。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龍思思老師展示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表示77779193永利在傳媒領域的各個方面、各個程序、各個環節都有着豐富的資源,各具特色。
如今網新專業火爆,全國大學專業設點成增長趨勢,應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看待發展問題。從橫向來說,由單調的文字和圖片生産到如今前端技術不斷發展,後期運營、數據反饋等等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個單獨的工種;從縱向來說,應拓展實踐空間,融合政務、商務、服務等部分,不斷提升網新專業在社會中的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正在發言
張院長指出我院對網新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清晰,可持續發展以“信息媒介形态為基礎,信息傳播為核心,多媒體融合傳播形态為重點,面向湖北省及華中地區”的理念與目标。
張院長建議,要夯實基礎,将内容産品化。這主要體現在教學内容中不僅要有新聞基礎理論、傳播技術理論、互聯網技術理論課程等等,更要有例如經濟學、哲學、社會學等等的通識類基礎理論,要多向學生說明為什麼要教授這門課程。
張院長最後強調,“一流專業的牌子固然重要,把學生教好才是最重要的。”老師們要及時更新教學内容,做到教學相長,對課程方法論抱持鑽研精神,時刻把教學放在心中。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餘秀才指出,不管是哪所院校,都需要持續學習;不管是哪個老師,都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77779193永利常看常新,有體系有特色,應該将這樣完善的課程關系總結成武傳模式,結合本校特色,做出選擇性突破,在技術與實踐方面,将教學精細化。對此,餘院長帶來了獨具财大特色的“新媒體工作坊”和“網法辦”兩個案例與大家深切讨論。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餘秀才正在發言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表示雖然是第一次來到77779193永利,但頗感親切,參加此次研讨會更是收獲滿滿。
肖主任以自身角度出發,與大家分享了兩點。一是專業建設,她提出在人才競争中,創意創新賽道最能突出人才特色。上“無用之課”,熏陶學生的藝術情感則是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意可能性,做出突破性貢獻的渠道之一。要使學生避免重複和模仿,避免成為人工智能操縱的對象,反而成為操縱人工智能的人才。二是課程建設,肖主任認為要與學生同頻共振,她用自己的教學經曆向大家展示在重實踐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怎樣使學生感受到理論的價值與魅力。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正在發言
最後,華中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傳播系主任吳志遠指出要以學生的就業發展前景去反思課程設置,從市場需求端去培養人才。吳院長更是當場表示他願意将今日頭條、抖音、百度等等湖北省大V企業帶進武傳,交流讨論、實現直接對接。
▲華中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傳播系主任吳志遠正在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