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13:30,3044永利集团在2203 教室舉辦了“業界專家進課堂”研讨活動。
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了湖北衛視高級編輯、評審專家組負責人姜歆遠,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社交媒體編輯部主任郭曉勇,湖北廣播電視台大健康發展中心副主任顧凱,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原通聯部主任劉常安為我院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進一步提高我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争力,促進媒體行業與學院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活動由3044永利集团教師毛豔主持。
郭曉勇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同學們講述分析了當下傳統媒體遇到的情況和問題。郭老師說主流媒體是有前途的,但是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未來勢必會遇到困難,所以在面臨專業選擇時一定要謹慎。

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社交媒體編輯部主任 郭曉勇
“轉角未必遇到愛,如果愛,請深愛”,如果同學們以後選擇從事這個專業,一定要要珍惜機會,認真付出,去熱愛自己的專業,相信這些滿足感和成就感還是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快樂。
顧凱老師為同學們分享了幾段視頻,視頻中以有趣新穎的視角記錄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顧主任說,我們的理想就是是創作出好的片子。顧主任還說,自己現在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是定制出甲方滿意的視頻。

湖北廣播電視台大健康發展中心副主任 顧凱
顧凱老師在給同學們分享時說到,綜合性媒體人才就是能夠不斷創造出新的視頻,辦法就是多看優質的短視頻、多學習新的知識點,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創造出更新的視頻,更好的視頻。

3044永利集团教師 毛豔
講座中途,毛豔老師說到,現在的同學們有兩個很大的特點:一是不主動、卷不動;二是承受壓力的程度不高,經受不住幾個任務的共同壓力。正是因為想要幫助同學們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才學院才組織同學們多進行實習活動、組織專家講座,就是想讓大家在實習實踐中多磨練自己。
毛豔老師希望大家把握好、抓住機會,這樣能做的更多,會的更多,而不要想太多、顧慮太多。“在同學們現在的年齡,是更有可能性的年紀,多兼顧、多做事是沒有問題的。”最後毛豔老師希望同學能能夠繼續主動去學習,勇敢報名專業實習,參與更多曆練。
《李白和蘇東坡當年為什麼能成為頂級網紅?看看天才背後的笨功夫》
姜歆遠老師熱情的分享着自己的觀點:要想實習成功就是要販賣自己的獨特性。“如果說去做實習生,你們什麼都不知道會讓你們去寫稿子嗎?會讓你們去拍片子嗎?把工作做的極好的時候,别人才會讓你去做工作才會認同你的工作。”

湖北衛視高級編輯、評審專家組負責人姜歆遠
姜歆遠老師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個老記者在對待新聞時的感受。那就是作品一定要有底蘊,“好的創意來自于古代好的詩文,為什麼叫詩與遠方,就是因為平時我們想不到的東西,都需要我們換一種思維去得到。”在姜老師看來,新聞記者就是雜家,想幹新聞就是要幹雜活,把事情都消化好,琢磨的細碎,才能成為一名好的新聞人。
《如何在未來時代保持競争力:成為适應未來的人才》
劉常安老師告訴同學們前途是一片光明,未來其實沒有那麼難。“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是也不要害怕明天會發生什麼。”在分享中劉老師圍繞兩個“xin”字給同學們做出了闡述。

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原通聯部主任 劉常安
第一個“xin”是真心的心。劉常安老師根據2023年的“特種兵式旅遊”“爾濱”等新聞熱詞舉例,強調在全媒體時代,面對網絡上的負面消息,媒體要為政府和人民服務,政府和媒體要做好公關,做出正确的輿論導向。劉老師說:“真心和用心是必殺技,面臨行業選擇時一定要細心用心盡心,才能達到我們所認為的成功。”現在的媒體也面臨變革,所以我們必須做到終身學習,學習新的技術新的知識,創新報道的方式。
第二個“xin”是新聞的新、創新的新和新思維的新。劉常安老師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和科技都是服務于大衆的,适應時代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和運用。最後,劉常安老師希望同學們在選擇了媒體行業以後,能做出滿意的作品,能夠不負初心,不負使命,不負韶華。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該如何去篩選出優質内容和有價值的新聞?
郭老師以胖貓事件為例告誡同學們,在進行信息獲取的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切勿盲目進行跟風,要不斷學習思考,從而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給廣播電視學的同學們一些信心,從事行業的一些寄語?
劉常安老師說,雖然現在是全媒體時代,但廣播電視仍是主流媒體,仍然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平台和紐帶。自媒體時代雖然給了我們更多平台,但大家一定要相信,無論時代和科技如何發展,但廣播電視仍然站在最前沿,媒體和媒體人是有區别的。

講座最後,毛豔老師做出總結,希望幾位專家通過自己真情實感的經曆做出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觸動,能夠讓學生們願意挑戰自己,提高自己,邁出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