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使人充實、讨論使人機智。讀書之道,在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我院于4月29日18:00在3107教室舉行了“讀書分享沙龍會”第三期的活動,本期讀書分享會側重于分享與讨論,大家準備好自己喜愛的書籍,依次向大家介紹。大家都準備好自己喜愛書籍的作者和時代信息,通過介紹,讓大家都了解不同的書籍,以便于今後相互借閱。

張國祥《這方土》

數十年前北京海澱山後的熱土上,一個聰明靈秀的小女孩清華伴随着風雪落生。不幸的是,她的人生也遭受了無情的雨雪風霜。幼年孤苦,中年喪夫、喪子……即便在如此的打擊下,她依然以質樸的心與命運和諧相處,在山後這片熱土上描繪出屬于自己的人生畫卷。
張國祥,北京清華附中永豐學校老師。年少時萌發對文學的興趣,伺候耳濡目染,孜孜研習,心無旁骛,以豐富的北京風土人情為基底,三十餘年筆耕不辍,立志用手中的筆描摹老北京的世态人情。
沈從文《邊城》

在湘西小鎮上生活着翠翠和她的爺爺,在一次端午節上,翠翠邂逅了二老,并從此愛上了他。不想在下一年二老的哥哥大老也愛上了翠翠,第三年。兩兄弟決定向翠翠表白。大老選擇向翠翠提親,二老按照當地的習俗,給翠翠唱一夜的山歌。但翠翠喜歡的是二老。大老知道自己比不過弟弟,于是出走,因意外客死他鄉。二老受到哥哥死去的陰影,同時又受到團總家小姐的青睐,想以碾坊做陪嫁嫁給他,他不知該如何抉擇,于是在與父親吵了一架後出走,翠翠的爺爺最終也去世了,隻剩翠翠自己在河上渡船,等着二老……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
以前,我曾認為中國人最無能、最愚蠢,隻有洋人才最聰明。我的外國老師給我拿來了平生第一次看見的鉛筆,就讓我腦子裡否定了祖國幾千年來的文化。而今天,我才知道做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在讀了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多次後,我忍不住再次翻開書本,去細細品味這個陌生女人的真摯感情。剛開始并不了解這位奧地利作家,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這篇小說,使我深受感動。整篇小說就是一封長信,通過這樣一封長長的信,我看到一個女人坐在桌前寫信,臉上或喜或悲。她在回顧自己的一生,回顧自己與那個“你,我的親愛的,同我素昧平生的你”的愛情,或者這根本不算是愛情,隻是她二十幾年無法說出口的暗戀。看過很多電影、小說,沒有一個角色給我如此深切的感受,沒有一個人付出這樣真摯的感情,它是那樣強烈、狂熱、持久。在作家看完信後,他感到一次死亡,感覺到不朽的愛情:一時間他的心裡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個看不見的女人沒有實體,充滿激情,猶如遠方的音樂。
人有多少熱情能守住過去的情感,黎明和黃昏是兩個世界的交集,而隻是極為短暫的一刻,每一次的感動都在過往即逝。為生活奔波,與安逸享樂,是我們生活的大部分,誰會在清晨的纏綿和黃昏的安慰中耗費着大量的精力? 依依不舍是對生命的極大浪費,遺忘是減輕生活壓力的最好方式。記不住曾經,好讓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永遠大踏步地向前。
羅翔《法治的細節》
讀完此書,我更以為羅老師是一位哲學家。《法治的細節》中的“細節”如何解釋令人疑惑在書中我明白了某問所事無盡善盡美,人如此,法律更是如此。在人從人怨聲載道呼喚公平的世界,法律絕對是一門屹業不倒的藝術。書中所載的“2·15新集殺人案,因母犯罪的孝子能否逾越法律?”2017年武漢面館割頭案”,因病犯法又能否逃離制裁?
我想答案是不能的,淺讀整本,我更願意把“細節”解釋為道德,正是因為法德結合的辦案原則,滋潤了寂寞的沙丘,洗滌了罪惡的心靈。
羅翔老師在一個敏感的時代告訴我們尊重女性、善待生命;在一個對“性”仍在羞于啟齒的大環境告訴我們非法代孕的可恥與性侵的無奈,正如他在書中提及的蘇格拉底,一個時代的覺醒需要人來喚起,我想他便是這樣的人。
喬治·奧威爾《1984》

我是前一陣子看完這本書的,大概在第6頁吧,發現這本書的設定“仁愛部”“和平部”“富裕部”“真理部”,就覺得這本書很不一般了。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會覺得恐懼,因為有非常多的細節與我們的生活細節契合的。1984是有名的反烏托邦小說,另一本是《美麗新世界》。1984向我們展示了在一個被控制的世界,一個人是如何小心翼翼隐藏着自己的思想,但最後走向死亡的悲劇。
我們是學新聞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保持自己的冷靜與清醒是一種能力。1984這本書,對于我們學新聞的同學來說,非常好的良師益友。而且本書的作者,自身也是一名新聞記者、社會評論家。這本書并不厚,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便與奧威爾對話。經典的故事永遠不會過時,你會在故事裡發現很多人的影子。同時來提醒自己,在現在碎片化、情緒化的信息浪潮裡,不要被烏合之衆裹挾着随波逐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思想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
獲獎名單:何夢雅、於藝、王昱夫、蔡逸菲、吳佳悅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關于閱讀,無疑又是一場發現之旅:發現那個未知的自己。在這過程中,我們所遇見過的感動,所積累的人生體驗,都不可複制。
本次讀書沙龍分享會是沙龍分享會的最後一期,但閱讀不止。最是書香能緻遠,請捧起心愛的書,享受閱讀的快樂。一起體驗閱讀的魅力,一起被感動、被溫暖、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