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至1月19日,我院2022級傳播學專業的三名學生與兩名分别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長江大學的同學,對武漢戲曲文化市場進行大量實地調查,并與來自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漢劇團的多名深耕武漢漢劇的行業一線工作者進行了交流活動。
戲曲在武漢文娛産業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大學生作為當前主流環境下能夠代表年輕一代發展消費方向的重要群體,研究戲曲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狀況則顯得尤為重要。傳統戲曲文化與戲曲重要傳承在面對新文化浪潮沖擊時應如何煥發生命力是當前戲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為期一周的實地考察中,在3044永利集团帶隊老師宋博雅的帶領下,同學們先後前往了湖北演藝集團責任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戲曲社、永芳古戲院拍攝并錄制了大量相關視頻。并與來自湖北演藝集團的各位老師了解了大量關于當前市場下武漢市大學生群體中戲曲的發展狀況,并談到了在媒體從業者視角下,當前戲曲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戲曲文化發展工作者如果如果想要使戲曲文化發展壯大,就必須積極擁抱互聯網文化,将傳統文化融入新型傳播方式。并且,随着綜合國力上升帶來的國民文化自信心增強,國人也将更加重視認同傳統文化。作為戲曲工作者,應該時刻注意環境變化,積極了解環境,融入環境,改造環境。

古老劇種的與時俱進

湖北戲曲藝術劇院漢劇團團長魯平團長的發言簡潔而精準:漢劇曆史非常悠久,劇目也非常多,号稱八百劇。但漢劇在現在的發展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現在文化藝術多元化以後,戲曲受到了一些沖擊,特别是漢劇這個古老的劇種,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想,這麼古老的劇種應該怎樣與時俱進,這也是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

整個交流過程讓同學們對漢劇的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聆聽與交流過後,魯平團長對于此次交流的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邀請了同學們觀看漢劇 ,他認為,此次調查不僅能夠反映出當前戲曲工作者在開拓新賽道這條路上,下了許多功夫,做了許多努力,還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來自于年輕人的建議與意見,便于漢劇這一古老的戲曲藝術能夠在互聯網時代更好的擁抱市場。

魯團長還向大家介紹了戲曲工作者在吸引大學生的情況。“因為我們以前都沒有在大學生群體中對漢劇進行推廣,特别是外省的大學生,他們都不知道湖北有漢劇這個劇種,所以漢劇的觀衆中很少有大學生。但現在我們利用了一些網絡平台,比如抖音、快手、B站等對漢劇進行推廣。并且我們依附于永芳古戲院,戲院附近有昙華林、糧道街等一系列網紅打卡地,也讓更多大學生了解了永芳古戲院,了解了漢劇這個劇種。

柴郡主,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漢劇團青年演員鄒雨含,師從漢劇陳伯華大師陳派第三代傳人蔡東燕老師。
湖北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集創作演出、 策劃營銷、劇場影院經營、音像出版、舞美工程、 資本運作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省屬大型 國有獨資文化企業,具有獨立的企業法人資格。集團的誕生,是順應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大潮,進一步推動湖北文化改革發展的産物,是湖北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掀開了湖北文化建設的新篇章。